城固縣吉飛車輛有限公司
聯系人:龔先生、李先生
銷售電話:18717460916
辦公電話:0916-7293108
公司地址:城固縣(108國道邊)縣運司斜對面
二、我國糧食生產合作社的實踐
我國目前出現的合作社成為糧食生產主體的現象,是世界合作社歷史上的創新,在現階段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從各地的實踐看,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合作社直接經營土地,另一種是以服務為主,合作社只經營少量土地。
模式一:合作社直接經營土地——黑龍江克山縣仁發現代農機合作社
2009 年10 月,7 戶農民以入股的形式籌集資金850 萬元,加上國家、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234 萬元,組建了克山縣仁發現代農機合作社。至2013 年,入社農民2436 戶,入社土地50419 畝,合作社直接經營,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2013 年合作社純利5200 萬元以上,每畝土地收益達到900 元以上。分配制度是:不低于60% 的可分配盈余,按入股土地進行分配;其余按各戶出資額進行分配,國家補貼資金1234 萬元和提取的公積金全部量化到戶,發起人——7戶農民籌集的850 萬元按實際出資計算。
模式二:以服務為主——浙江省桐鄉市龍翔農機糧油合作社
龍翔農機糧油合作社于2009 年4 月由龍翔街道辦事處牽頭組建。2013 年,入社土地面積8200 畝,作業服務面積將近4 萬畝,基本覆蓋整個街道并輻射周邊鄉鎮。除入社土地外,服務模式有兩種,一是“糧田托管”服務,流轉土地由合作社經營管理,稻谷收割時,轉出土地的農戶可選擇領取新鮮稻谷350 公斤或者直接選擇米票或現金800 元/ 畝,涉及3 個村、3000 多戶農戶、4200 畝適合種植糧食的耕地;二是“菜單式”服務,即農戶在機耕、機械化育插秧、病蟲害統防統治以及機械收割等環節,自主選擇需要服務的項目,與合作社簽訂機械作業服務協議,涉及土地3 萬多畝。
從調研看,像仁發這樣直接從事糧食生產并取得成功的合作社并不多,而以服務為主的合作社則比較容易取得成功。究其原因,后者在對外開展服務時,合作社不需要進行監督,因為服務對象在監督,例如,合作社替農民機收,如果機收質量不符合要求,農民就不會付錢。
三、合作社內部的經營管理
一個合作社能否取得成功,取決于內部和外部兩種費用的比較,節省的外部費用(對外的交易成本)如果大于內部費用(管理和決策成本),這個合作社就是有效率的,就有生命力。[4] 一般而言,合作社的內部費用,要高于家庭農場;合作社的外部費用,要小于家庭農場。內部費用和外部費用很難計算準確,但每一個社員心中都有一本賬,而且每一個社員的賬還不一樣,即入社之后自己賺錢是否更多了。
我們可以從內部、外部兩個方面來分析合作社成功的經驗。
從內部看,一般都在堅持合作社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引入股份制,建立了能兼顧各方利益的決策、管理和分配制度,既不讓大戶吃虧,能夠調動大戶的積極性;也不讓普通社員吃虧,保護普通社員的合法權益。
從外部看,相對于普通農戶,合作社有經濟上的好處:
1. 政府資金支持,如仁發農機合作社成立時即獲得1234 萬元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在發達地區,對從事糧食生產的合作社,縣鄉政府也有資金支持;
2. 政策扶持,如場庫棚建設、用地、用電等;
3. 大批量采購農資比農戶零星購買便宜;
4. 規模效益,土地達到適度規模以后會取得規模效益;
5.節省了農機作業費用,零碎地塊集中連片以后,降低了機械作業的成本;
6. 降低了農機維修保養成本,合作社比普通農戶能更便捷地享受到農機企業提供的維修保養服務,農機維修保養成本降低,農忙季節機械故障率低;
7. 可以比普通農戶更便捷地享受到金融支持;
8. 產后環節的增值,合作社有實力建立烘干、保鮮、倉儲設施,有的還有加工設備,延長了產業鏈,享受到了農產品增值收益;
9. 銷售方面的收益,合作社在銷售渠道、銷售方式等方面有優勢;
10. 品牌優勢,有的合作社注冊了商標,打造了綠色有機品牌,銷售價格高于普通農戶。
政府的資金、政策、金融等支持,有的是一次性的,有的是年年都有,這些支持對于合作社的啟動和運行是十分重要的。但也有一些人為了獲得補貼而組建合作社,一旦補貼到手,合作社也就名存實亡了。
以上是純經濟的分析。其實,農民入社除了算經濟賬,還要算面子賬,如果入社僅僅只有經濟上的好處,是不夠的,“寧為雞頭、不做鳳尾”, 就是一個面子問題。
成功的合作社,除了引入股份制外,另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有一個享有較高威望的帶頭人,而這個帶頭人還具有以下一些素質:一是辦事公道,公平合理地“分金銀”,有的甚至能做到先人后己;二是領導藝術,能充分調動社員的積極性,尤其是在核心成員“排座次”方面,既根據每個人的能力特長委以重任,還充分照顧到每個人的面子,使其感覺到說話管用受尊重。
近些年,合作社發展很快,我們喜聞樂見的都是成功的案例,其實,不成功的數量遠多于成功的。
探究合作社失敗的原因,盡管多種多樣,但無非就是分金銀、排座次。
目前,對“分金銀”研究得比較多,也受重視,有關部門也舉辦了很多的培訓;但對“排座次”重視不夠,研究不多,培訓就更少了。
總之,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就是在經濟上保障全體社員的物質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全體社員的民主權利;通俗地講,就是分金銀、排座次。只有在“分金銀”時有好處,“排座次”時有面子,合作社才能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