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縣吉飛車輛有限公司
聯系人:龔先生、李先生
銷售電話:18717460916
辦公電話:0916-7293108
公司地址:城固縣(108國道邊)縣運司斜對面
按動力配置和掛接形式的不同,谷物聯收機分為自走式、拖拉機牽引式(有自帶或不帶專用發動機兩種)、懸裝式和半懸裝式。
按作物喂入脫粒裝置的方式分為全喂入式谷物聯收機(帶穗禾稈全部進入脫粒裝置)和半喂入式谷物聯收機(禾稈穗部進入脫粒裝置、另一端被夾持輸送)。
按谷物聯收機用途分為普通型(收獲小麥為主)、水稻聯合收割機和坡地型谷物聯收機等。
![]() |
![]() |
![]() |
![]() |
![]() |
![]() |
牽引式谷物聯收機的構造較自走式簡單,用作牽引動力的拖拉機在非收獲季節可移作其他作業的動力;但在作業時的機動靈活性差。在每一地塊上開始作業前均需用人工或其他類型的機械先行開道。
自走式谷物聯收機能自行開道,機動靈活性好,轉換作業地塊方便,勞動生產率高,但其發動機的年利用率低。
懸裝式和半懸裝式谷物聯收機兼有牽引式和自走式的優點,但拖拉機手的駕駛座不夠高,對機器前方地面的視野差,且機器的重量分布和傳動配置受拖拉機結構的限制而難以合理,從而影響機器的穩定性和操作性能。半裝掛式同拖拉機的聯接較懸裝式簡便,適應地形變化能力強。
全喂入式谷物聯收機收獲各種作物的通用性較好,但所需功率較大,收獲后莖稈斷碎散亂。
半喂入式谷物聯收機所需功率較小,能保持莖稈相對完整,但對作物生長狀況的適應性較差,不能收獲玉米、豆類等作物。
普通全喂入式聯合收割機通過鉸接軸同脫粒機體聯接,由割臺輸送裝置、撥禾輪和切割器3部分構成。
按割臺輸送裝置的類型分輸送帶式和螺旋推運器式兩種。輸送帶式已逐漸被淘汰。螺旋推運器割臺采用較普遍,它用液壓系統操縱其升降,以變換運輸狀態和作業狀態,或調節割茬高度。割臺下面安裝仿形機構,以保證低割,并使割臺適應地形起伏。有些機型配有撓性割臺,依靠切割器本身的撓性,可實現沿地面橫向和縱向仿形。
撥禾輪多為偏心彈齒式,以利于扶起作物,減少谷粒損失,可根據作物的生長情況調節撥禾輪的轉速及其前后、高低的安裝位置,以獲得最佳的撥禾效果,并防止打落谷粒和甩出穗稈。撥禾輪彈齒的傾斜角度也可根據作物的倒伏方向調節。
切割器采用往復式,由往復直線運動的動刀桿和若干個帶定刀片的護刃器組成。
用以將割臺輸送來的穗稈送入脫粒裝置。有鏈耙式、帶耙式和轉輪式等類型。
鏈耙式輸送裝置由于工作可靠,能實現連續均勻喂入,應用最廣。它由矩形斷面輸送槽和帶耙齒的環形鏈條組成。鏈條下端的從動鏈輪軸可以上下浮動,以適應喂入作物層厚度的變化,防止堵塞。鏈條速度為3~5米/秒。
帶耙式輸送裝置是用帶耙齒的環形膠帶或帆布帶代替環形鏈條,其結構簡單,但輸送帶易打滑,輸送速度為2~4米/秒。
轉輪式輸送裝置由輸送槽和若干個帶葉片或齒桿的轉輪組成,轉輪線速度約10~15米/秒,各個轉輪速度由下至上逐漸增高。
由滾筒、凹板構成,有的在滾筒前設喂入輪。全喂入式谷物聯收機的脫粒裝置有多種型式:
①紋桿滾筒式。利用滾筒上紋桿與柵格狀凹板對穗稈的搓擦作用脫粒,其脫粒和分離谷物的性能較好,谷物損傷和莖稈斷碎也較少,能適應多種作物的脫粒,且構造簡單,因而使用較廣。但當作物濕度較大或喂入不均勻時,會降低脫粒和分離質量。紋桿頂面圓周速度和脫粒間隙隨不同作物和濕度大小而異,作物濕度大時宜采用較高的速度和較小的間隙。
②釘齒滾筒式。利用釘齒的打擊作用和梳刷作用脫粒。抓取作物和脫粒的能力較強,能適應在較潮濕作物和喂入量不均勻情況下脫粒,還能脫水稻等作物,但莖稈斷碎較多,所需功率較大,其凹板分離能力差,只適用于稻麥兩熟地區的谷物聯收機上。滾筒的釘齒有板刀齒、斜面刀齒和楔齒等多種。
③雙滾筒式。由前后兩組滾筒凹板組成。前組為釘齒滾筒或紋桿滾筒,以較低的轉速(比同類單滾筒低1/3~1/2)脫下大部分谷粒,通過凹板分離出去。后組為紋桿滾筒,以較高的轉速(僅比單紋桿滾筒的圓周速度低2~3米/秒)和較小的入口間隙(比同類單滾筒小1/3左右)脫下其余的谷粒。脫粒和分離質量較好,谷粒的損傷也很少,但構造復雜,所需功率大,莖稈斷碎也多。
④軸流滾筒式。在以上3種脫粒裝置中,穗稈都是沿滾筒圓周的切線方向流動,被稱為切向流滾筒式脫粒裝置。軸流滾筒式脫粒裝置則在其滾筒的頂蓋或外殼內設有螺旋導板,當穗稈喂入后,一面隨滾筒作圓周運動,一面在導板的引導下沿滾筒作軸向移動。因此,脫粒的時間比切向流式長得多,其脫粒和分離能力也較強。在裝有這種脫粒裝置的谷物聯收機上,一般不單設分離裝置,以縮短機體長度。
谷物聯收機滾筒的轉速和間隙通過液壓或機械裝置進行調節,以適應收獲不同作物、不同喂入量和不同含水量穗稈的需要。
常用的鍵式分離裝置由逐稈輪和鍵式逐稈器等組成。逐稈器由縱向平行的鍵箱組成,各相鄰鍵箱作上下前后交替運動,使脫粒后的莖稈層在梯級鍵面上被連續拋扔、交替跌落并同鍵面反復撞擊,還被鍵箱兩側的叉齒叉松、振抖,從而使莖稈中夾帶的谷粒穿過莖稈層和鍵面的篩孔,沿鍵箱底板流到階梯抖動板上,莖稈則由鍵尾拋出機外。有些機型還裝有撥稈式或旋轉擺環撥指式輔助分離裝置,以促使谷物從莖稈中分離出來。小型聯收機一般采用平臺式分離裝置,靠平臺抖動分離谷粒。還有一種轉輪式分離裝置,由前后傾斜排成一列的多個分離轉輪和轉輪下的柵狀凹板組成,自下而上各輪的速度逐個增大,分離能力較強,對潮濕作物的適應性較好,但莖稈易破碎,僅用于德國生產的少數聯合收割機上。
常用的是風扇篩子式。由中壓離心風扇產生的氣流按25°~30°的仰角吹向雙層擺動篩體,風扇出口處的風速達到8~10米/秒時,可將篩前部的含雜谷粒混合物吹松,并吹走短莖稈、碎葉和草子等輕雜質。調節風扇的轉速、導風板方向和進風口的大小可獲得適宜的風速、風量和風向。雙層清選篩的上篩稱穎殼篩,多數采用魚鱗篩,其篩孔較大,篩片傾角和孔的大小可調,有較大的透風能力;下篩稱谷粒篩,采用圓孔篩、魚眼篩或小孔魚鱗篩,谷粒通過篩孔后沿篩箱底板滑入谷粒推運器,篩面的少量雜余則由篩尾排走。少數機型還裝有中層篩。
在大、中型谷物聯合收割機上多裝有糧箱,容積一般為2~3立方米以至8立方米以上,個別機型超過11立方米。卸空糧箱約需1.5~2.5分鐘,有些中小型谷物聯收機配置卸糧臺,由人工用麻袋裝糧。
按照不同的莖稈處理要求,有集草箱、莖稈打捆裝置和莖稈切碎拋撒裝置等類型。集草箱懸掛在機器的后部,承接由逐稈器排出的莖稈,裝滿后自動打開后柵門并使箱底后部下落,將成堆的莖稈排放在地面上。有些機型用打捆機構代替集草箱,將排出的莖稈打成捆后放落在地面,以便于裝載運輸。莖稈切碎拋撒裝置可將排出的莖稈切碎后拋撒在地面,滿足秸稈還田作肥料的要求。
自走式谷物聯收機的行走裝置有輪式、履帶式和半履帶式等類型。常用的輪式行走裝置包括前面兩個大驅動輪和后面兩個導向輪。驅動輪支承割臺、駕駛室、發動機、糧箱和脫粒機體全部重量的2/3以上。較大的機型多采用全液壓轉向器,并通過液壓驅動的三角膠帶無級變速器調節行走速度。用于潮濕地區和以收獲水稻為主的谷物聯合收割機,常采用履帶式、半履帶式或四輪驅動的行走裝置,以提高其通過性能,并采用氣壓為20~60千帕的超低壓輪胎。
包括液壓操縱、液壓轉向和行走裝置的靜液壓驅動3部分。液壓操縱部分包括割臺和撥禾輪的升降、撥禾輪同行走無級變速液壓操縱以及轉向機構的液壓操縱等;液壓轉向指全液壓轉向器。這兩部分一般采用中低壓系統,壓力為2.5~8兆帕,常用齒輪油泵。行走裝置的靜液壓驅動所需功率較大,一般采用16~32兆帕的高壓系統,常用軸向活塞變量泵帶動一個定量或變量軸向活塞液壓馬達。采用靜液壓驅動可以免除三角膠帶無級變速器的打滑現象,以保證穩定的行走動力特性,但傳動效率較低,成本高,多在部分大型谷物聯收機上使用。
喂入量自動調節裝置的傳感部件裝在中間輸送裝置的輸送鏈上,以谷物喂入時鏈耙的浮動量作為傳感參數,通過傳動機構改變向液壓缸供油的油路,從而降低或提高聯收機的前進速度,使喂入量控制在適當范圍內。
工作部件轉速監視裝置的傳感器裝在脫粒滾筒、谷粒推運器和雜余推運器等部件的軸上。當滾筒轉速因負荷過大或谷粒、雜余升運器堵塞而下降時,可通過駕駛室內的指示燈或聲響器發出警報,以便機手采取措施減少喂入量或排除故障,恢復正常轉速。
谷物損失監測裝置用于測定谷物的損失。其傳感器裝在逐稈器的尾部和清選篩的出口處,當谷粒落到傳感器上時,可產生與碎莖稈或穎殼下落時不同的脈沖信號,在駕駛室的儀表上顯示出單位時間內的谷粒損失量。
逐稈器超載和糧倉滿載信號裝置分別用于發出逐稈器上莖稈層過厚和糧箱充滿的信號。
自動調平裝置用于坡地型谷物聯收機可使機身在坡地作業時自動處于水平狀態,從而避免莖稈和谷粒等因機身傾斜而偏向一側,保證脫粒、分離、清選質量,減少谷粒損失,并使各輪子受載均勻,糧箱滿載,駕駛室保持水平狀態。
裝在谷物聯合收割機割臺前面,用以撿拾由割曬機鋪放的禾條并將其送入脫粒機體,也用于收獲牧草的撿拾壓捆機。
滾筒式撿拾裝置是在圓形滾筒內裝有剛性指桿,當滾筒旋轉時,指桿通過滾筒圓周上的孔伸出筒外抓取地面禾條,并將其拋到割臺上。
彈指式撿拾裝置是在一個圓筒形殼體內裝著四根管軸,每根管軸上安裝一排彈性指桿。作業時,各管軸在繞殼體主軸旋轉的同時,還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從而使指桿伸出和縮進殼體,完成撿拾作業。
帶式撿拾裝置是在一條與水平面略有傾斜的回轉輸送帶上安裝若干排彈性指桿,指桿傾斜方向與輸送帶的運動方向相反。當輸送帶作回轉運動時,各排指桿依次將禾條撿拾并拋送到割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