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縣吉飛車輛有限公司
聯系人:龔先生、李先生
銷售電話:18717460916
辦公電話:0916-7293108
公司地址:城固縣(108國道邊)縣運司斜對面
谷物收獲機械(grain harvesting machine)一次完成谷類作物的收割、脫粒、分離莖桿、清除雜余等工序,從田間直接獲得谷粒的。簡稱谷物聯收機,也譯作谷物康拜因。有些谷物聯收機經局部改裝和調整后,還可收獲豆類和牧草種子等。其優點是勞動生產率高,勞動強度低,能趕農時,適宜地塊面積大的地方使用,但在生產規模較小的情況下作業成本較高。
1828年美國公布的第一個谷物聯合收割機專利,提出了一臺把和可行走的谷物脫粒機聯合在一起的機器的方案。1834年出現用畜群牽引、通過地輪驅動收割器等工作部件的谷物聯合收割機的樣機。1890年發明了由蒸汽機驅動的自走式和牽引式谷物聯收機。1920年左右,美國產區開始推廣由汽油拖拉機牽引的谷物聯收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大量使用。蘇聯于1925年,英、法、德等國從1928年起分別從美國引進并改制谷物聯收機。1938年前后,美國開始使用自走式谷物聯收機。到60年代中、后期,美國生產的自走式谷物聯收機已占谷物聯收機總產量的90~95%,蘇聯已全部生產自走式谷物聯收機,并逐步用柴油機取代汽油機作為動力。60年代末,在谷物聯收機上開始使用電子監視裝置。70年代中期,歐美的一些公司生產軸流滾筒式谷物聯收機。現代谷物聯收機已采用空調和防震、防噪聲駕駛室、液壓操縱和電子監測自動控制裝置等。日本從1967年起開始生產半喂入式水稻聯收機。1974年世界上已出現程序控制、全自動、無人駕駛的樣機。谷物聯合收割機日趨朝自動化和適應性強的方面發展。
中國于1947年起從國外引進谷物聯收機,在東北和華北國營農場使用。1956年開始生產牽引式谷物聯收機。1965年開始生產自走式谷物聯收機。1958年起研制半喂入式水稻聯收機(可兼收小麥),70年代初已定型生產。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南方研制的以收獲水稻為主、兼可收小麥的全喂入式谷物聯收機,懸掛在輪式或履帶式拖拉機上,采用軸流滾筒式脫粒裝置,沒有單獨的分離裝置,全機結構較簡單,其割臺位于拖拉機前方,脫粒裝置橫置于拖拉機后方送到割臺左端,由位于拖拉機左側的輸送裝置送到軸流滾筒的左端進入脫粒裝置,沿滾筒軸向運動而脫粒。脫下的谷粒通過篩式凹板分離出來,并在篩子和風扇吹風的作用下將混雜在谷粒中的碎莖葉和其他輕雜質吹出機外,干凈的谷粒落入螺旋輸送器,再經谷粒升運器升運入糧箱或裝袋,莖稈則沿滾筒軸向運動至右端,由排草輪排出。